小田圆梦,今天来找小田的是一位九十高龄的老人,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终于要拆迁了,可老人的烦心事儿也随之而来了,原本孝顺的四个女儿,为这事儿产生了分歧,女儿们闹矛盾,遭罪的是老娘。老人生不起这个气,只好求助小田,看能不能帮她理理清楚。见到记者,老人声泪俱下,她紧紧抓住小田的手不松开,反复说着一句话:帮帮我,帮帮我。倒底是什么事,让老人如此难过,如此无助呢?老人说,自己叫李秀花,90岁,住在西吴路581号一个16平米的老房子里,眼下,房子要拆迁,左邻右舍能搬走的都搬走了,就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住在那儿。
老房子晴天撒风,雨天漏雨,实在没法住人。按说拆迁了是好事啊,可老人发愁的是,房子是公房,得先买下来才能办拆迁手续。而这个事儿,自己做不了主,因为户口薄上,还有俩人:外甥和外甥媳妇。老人说,自己一生养了四个女儿,老伴1967年就去世了。这40多年,自己风里来、雨里去,独力抚养大了孩子,以往的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可四个姐妹一条心,感情处的都不错,对母亲也很孝顺。就是眼下这个房子拆迁的事儿,让四姐妹产生了分歧,老人更是天天以泪洗面。
老人说,这些年来,公房的房租,都是自己从退休金里出,外甥一分钱也没拿过,至于生活照料,更是没有的事儿。老人希望外甥两口子能把户口迁出去。对此,三个女儿也有自己的看法。
三姐妹告诉小田,早在去年11月份,这片就通知拆迁了,家家户户忙着搬走,唯独老母亲的手续没办好,人就走不了。老人越等越着急,7月12号,独自居住、很久没下床了的老人,竟拄着拐杖跑到了马路上,幸亏被110民警及时发现。
听着老人的话,在场的三个闺女都哭了。姐妹仨加上老母亲,齐刷刷把矛盾指向了老大。看事不能看一面,听话不能听一边,小田建议老人给大闺女去个电话,听听大闺女又有什么说法呢?
电话里,大女儿表示家里有事走不开,当妹妹告诉大姐生活在线记者在采访时,大姐不相信。于大姐情绪很激动,她说姐妹四个原先很团结,出现裂痕就是2007年的事.姐妹几个说来说去,意思都是一个,自己不是要争老母亲的房产,而是求一个公平。既然这样,为什么要让老母亲这么为难呢?采访快结束时,老二,老三,老四,都对记者表了态。
那这个提议,大姐能不能接受呢?小田电话联络了于家老大,第二天见面。上午,于大姐准时来了,见面就告诉小田:自己大儿子夫妇俩的户口是历史遗留问题,这事她做不了主,要想迁走,得大儿子夫妻俩自己来办。房子拆迁,她也不想这么拖着,希望能有律师出面,就母亲房屋拆迁及以后的赡养问题拟个协议书。手心手背都是肉,遇上这样的问题,最难受的其实就是这位老母亲了,闹成今天这般田地,大娘很心酸,问题真就这么难解决吗?既然于家大姐提出拟协议书,看来就有解决的希望。
大女儿提出:对母亲以后的赡养问题,要以协议的形式规定清楚。这样也好,小田来做这个中间人,抓紧跟于家四姊妹约定了时间,然后又跟律师约定好,家庭调解会,就在今天一早开始了。上午9点半,西吴路581号,老人的四个女儿全到齐了,小田请来专业律师,就老人承租公房下一步的拆迁问题,和以后的赡养问题进行协商。老人说,自己想赶紧买房办拆迁,可外甥两口子的户口不出去,这事就很难办。
当着大伙的面,于大姐给儿子打电话,希望他能来一趟,可电话一直没有打通。不过,于大姐说:儿子很懂事,她回家后会和儿子商量,相信一定能理解并支持老人。见大闺女做了承诺,老母亲放了心,二女儿三女儿四女儿也随后表示:相信大姐,相信外甥。四个闺女心平气和的协商,解决了问题,老母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到这儿,现场突然静了下来。四个女儿静静的听着母亲的话,老人告诉小田,老伴去世的早,四个闺女个个孝顺懂事,总是争着抢着把自己接回她们的小家照顾,这让她很感动。万没想到的是,为了户口的事,孩子们会起矛盾。虽说自己是房子的承租人,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她不愿意任何一个孩子,在情感上受到伤害,现在矛盾化解了,她心里也踏实了。为了不再给孩子们增加负担,老人决定,拆迁后要钱,不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