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闻比较热,也是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花生油涨价,花生油大伙基本还是天天吃,必需品,这一桶要是上去个几块钱,一个月多出来不少,哎,偏偏这个时候有人出来吆喝,我的花生油比别的牌子便宜三分之一,您是搞促销吗,真给力啊,我们的特工记者就跟进调查了一周,廉价的背后原来是这样的。
李女士家住即墨通济街道仇家沟岔,前几天,家里老人到社区附近的利客来超市,花65块钱买了一桶五升装的花生油。这个价钱,老人本以为卖了便宜货,可谁知回家一用,这味不对呀?
按照当前的市场价,各品牌五升装的花生油少说也在90元左右,这个卖到65,未免低的有点离谱。花生油不是什么暴利产品,65恐怕连成本都不达不到,到底是厂家在搞促销,还是另有隐情呢?记者决定好好调查一番。
中午时分,记者赶到了这家利客来超市,柜台上,各种品牌的花生油摆了一长溜,一打听,这个牌子,销路很不错!
外包装上清楚的注明是压榨花生油,采用先进花生仁分级线精选原料和绿色花生生产基地专供花生仁,左侧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号也清晰可辨。记者登陆国家质监总局的网站进行了查询,得知这个产品出自一家登记在册的合法企业。
这家公司为什么会常年做赔钱的买卖?实在有些令人费解,为了弄清楚事实的真相,记者决定一探究竟!
为了公司走了一圈,发现大门外面,竟然安装了九个摄像头,看来人家的警惕性还挺高,记者在附近蹲守了近两个小时,突然发现公司对面一个堆满铁桶的仓库门打开了。
工人告诉记者,院子里这些脏乎乎的铁桶,是用来装一些还没有经过提炼过滤的植物油,因为油垢太多,需要定期清洗。就在记者和工人聊天的过程中,一辆拖斗货车开进了公司,记者乘机跟了进去。
走进车间,里面机器轰鸣,灯光暗淡,空气里散发着一股腐烂的味道,地上更是到处散落着泥土污垢,油桶上长满了霉斑,桶里也是浑浊不堪,更叫人不可思议的是,桶里面还漂着一个烟头。
随后记者走走进了包装车间,几名工人正赤脚坐在板凳上聊天。
记者花十几分钟的时间将这家企业转了个遍,环境脏乱差不说,管理也是漏洞百出。
记者亮明身份后,工人提出让记者先到办公室等一下,他们会立刻跟老板联系。
工作人员的一席话让记者吃惊不小,五升装的这种花生油批发价是85块,可为什么超市里会卖到65,刚才的采访让记者确定,显然不是超市搞错了价格,那既然如此,问题到底出在哪呢?
假如仅仅是环境脏乱差的话,成本摆在那,价格的差距不会这么大,那么这里面究竟还有些什么我们所不知道的呢?
出场价是85元,超市却卖65元,相差20元,这也太反常了,不挣钱的买卖也有人做?这里面藏着多少鬼呢?记者决定继续调查。
调和油当花生油卖,标签只是表面文章,做花生油的,纯正是第一位的,好多花生油企业败就败在这个不纯正上,所以,这里边,有些事我们不知道,大家不知道,您老板心里门清,所以,建议您从标签开始把自个儿弄得纯一点,否则,下次恐怕就不是我们的记者上门采访这么简单了。
记者在办公室等了半个多小时,老板邵某赶了过来,他的一番回答让记者吃惊不小。
什么?调和油上面贴了花生油商标?这事听起来实在有些离谱。可邵老板告诉记者,尽管贴错了商标,但是油的价格还是按照调和油65元一桶在销售,并没有故意欺骗消费者。
看来,这贴错商标还不是一回两回了,为这事,质监部门还对这家公司进行过处罚。
质监部门处罚过,限期整改过,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呢?到底是工人粗心大意还是故意为之?
邵老板说,据他了解,很多小企业都在包装上做手脚,花生油字样做的很大,只在旁边的说明书上用小字写明是调和油。可您这65元一桶的压榨花生油,上面压根就没有任何关于调和油的说明,这不是明目张胆的欺诈吗?记者赶紧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质监局。
执法人员赶到时,原本机器轰鸣的车间已经安静下来,工人们也开始打扫卫生,您早干什么去了?
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在包装车间里发现了大量的压榨花生油商标,而邵老板告诉记者,现在这段时间,花生米已经很难收购了,目前车间里生产的几乎全是调和油。您这挂羊头卖狗肉的伎俩算是彻底弄清楚了。执法人员当场将车间里近五百箱货物全部查扣。
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的调查当中,生活在线也将继续关注事情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