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生活在线》报道了王埠庄东村塑料颗粒黑加工点泛滥的新闻,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地执法部门终于做出回应,昨天,记者与环保执法人员一起再次来到这个村子,被曝光以后,这些黑加工点有所收敛吗?
在昨天的特攻行动中,有两个情况让人费解,一个是上演空城计,一个是暴力抗法,今天这个更是明目张胆,跟没事似的,这种老鼠不怕猫的现象正常吗?除了取缔罚款,就只能任由这些当事人逍遥法外吗?我们期待着,有更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出台,让他们望而却步,不敢以身试法。
在王埠庄东村,执法人员接连看了几家黑加工点,不是没人就是大门紧锁。莫非都关门歇业了?执法人员正准备继续检查时,突然从院里传出机器的轰响声,可见这里是照常开工。
在这个将近三百平方米的加工车间里,三、四名工人正紧张的忙活着,整个房间灰尘弥漫,被粉碎的废旧塑料正不断的被塞进燃烧的锅炉,难闻的气味扑面而来。虽说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但看来这些黑加工点并没有因为媒体的曝光而停产,锅炉照烧,产品照出,丝毫没有罢手的意思。
两周的时间过去了,直到今天,一些加工点仍然视相关部门的停产通知于不顾,我行我素,大肆生产。即便是当着执法人员的面,工人们也没有停下手里的活,成品颗粒不断从这个粉碎机里蹦出来。在生产车间隔壁的一个仓库,成品塑料颗粒被装进了编织袋,整齐地摞成长方形,记者粗略数了数,足足有三、四百袋之多。加工点的院子大约有五、六百平方米,周围砌着水泥围墙,整个院落堆满了废旧塑料,不时得发出阵阵酸臭。
在执法人员的严令下,工人才不情愿的把锅炉熄灭。非法塑料颗粒加工厂,属于国家明令禁止开办的十五种中小企业之一,其不合法的生产方式,造成了严重的水质和空气污染。可面对质疑,工人们却说的振振有词。
说白了,还是利益的驱使,看着锅炉里冒出的浓烟,再呼吸着塑料燃烧的难闻气味,加工点的人竟能理直气壮的说,他们加工的塑料,没有污染。记者在加工车间里呆了不到半小时,身上就落满了灰尘,胸部也觉得发闷。不知道这样的黑窝点,长达十年的开工,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多少污染?平度市环保人员说,在黑加工点被曝光后,他们已经展开了调查。
执法人员说,之前他们也曾对村里的加工点进行过整改,但效果都不好,眼下,到了重拳出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