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暖气,咱再说更适合夏天的事,吃凉粉,天热了拌一碗,酸酸凉凉,爽滑开胃,很多人都喜欢,但市民吴先生最近发现一件可疑的事:吃到嘴里的凉粉,味道跟从前不一样了!
吴先生家住营口路市场附近,平时就爱从市场上买点凉粉、拉皮什么的,这凉粉吃到嘴里,没滋味不说,口感还怪怪的,细心的老吴犯起了嘀咕。事情难道真的像老吴所说,这些凉粉和拉皮,里面掺杂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不成?记者决定调查一番,先从营口路市场卖凉粉的摊位入手。一块碗状的凉粉两元,一袋拉皮1块5,价格倒是不贵。市场里卖凉粉、拉皮的有五六家,几乎家家都说自个的凉粉质量最好,没有加入任何胶类的东西,不过也有例外的,门口这两位大姐就挺实在。商户们告诉记者,这些凉粉和拉皮,都是从一名姓李的青年男子那里进的,加工地点就在青银高速入口附近。随后记者开车赶到了青银高速入口附近的中韩街道李家下庄社区,这里紧靠张村河,听说,市场上的凉粉就是打这生产出来的。
一番打听下来,李家下庄的情况让记者很是吃惊,整个村子面积虽然不大,但里面竟然至少有六七家小作坊,不光加工凉粉,凉皮,市场上卖的一些豆腐、豆皮也是这里运出去的。院子里散养的两条大狗冲着记者狂叫不止,出于安全考虑,记者先撤出了这个加工凉粉的大院。随后记者以单位食堂想订购一些豆腐为名,又敲开了另一个院子的大门。这处加工点的工人告诉记者,他们这里加工的豆腐一般都送到了附近的早市,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加工车间地上污水横流,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酸臭味,做好的豆腐皮上还趴这好几只苍蝇!这样的环境看着就叫人恶心,豆腐作坊尚且如此,想必做凉粉的环境也好不到哪去,这些作坊究竟是不是没有经过任何审批手续的黑窝点,加工出的凉粉,豆腐到底都去了哪儿呢?
21号凌晨三点,记者再次开车来到中韩街道李家下庄,经验判断,加工店送货的时间,基本上都在这个时间段。凌晨四点刚过,一辆车尾号为1200的微面从一处加工点里开了出来。抚顺路批发市场、平安路农贸市场、延吉路农贸市场、大连路农贸市场、营口路农贸市场,微面送货的这些市场加起来,不说覆盖了小半个青岛,也差不多了吧,这些东西顺顺当当的能走进这些市场,让人吃惊,记者不敢怠慢,把情况反映给了执法人员。
执法人员一阵忙活,查封了四家做豆腐的,一个做豆腐皮的,可还有一个加工凉粉、凉皮的黑作坊,到底藏到了哪里呢?掘地三尺也不能放过它,大家仔细寻找,发现了一个大门。拉凉皮的面包车明明是从这个院子里开出来的,这里肯定有加工凉粉和凉皮的黑窝点,在民警的帮助下,执法人员将大院最西面一个加工点给强行打开了。果不其然,走进加工间,案板上摆放着五六百个已经制作好的凉粉,还有的放在锅里正在加工。角落里结着大片的蜘蛛网,墙上还有蟑螂在爬来爬去。执法人员表示,他们周一会再次召开会议,尽快出台对这七家黑作坊的处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