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关注“用工荒”  11-02-20     视频长度: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今天我去洗车的时候,就听洗车的人说,没人干活,招工招了几次,人都不来,最后,我这车洗了半个多小时。看来,这招工难,用工荒还真不是说说的,今年格外厉害,可以说已经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那究竟严峻到什么程度?导致用工荒的原因又出在哪里呢?正好我们的记者这几天在连续采访,对用工荒问题做了一个全面的调查。

这里是城阳区一家毛绒玩具制造企业,眼瞅着已经过了正月十五,缝纫车间里还是显得空空荡荡,全厂700多名工人,春节过后,回来的工人不到一半。不光青岛,省内除了济宁菏泽和日照之外,其余的14个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招工难的现象。东部沿海城市,这种情况尤为突出,用工荒已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难题。有报道称,仅珠三角地区,用工缺口就超过两百万,深圳市节后用工缺口超过20万,全国农民工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的东莞,春节前,返乡的350万农民工,目前只回来160万,这意味着,深圳有一半的企业,因为缺工,无法正常开工!

过去招工红火的时候,企业用工挑挑拣拣,招三十个人,恨不得报名的有三百,可看看现在的招聘市场,招工的比找工作的多,同样的招三十个人,一天下来,报名都报不满,有人说了,现在农村生活都好了,人不爱出来打工,还有人说了,都是独生子女,谁舍得让孩子出来啊,这些都有可能构成用工荒,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为此,我们的记者还特意跑了一趟沂南县,沂南县过去是来青打工的大户,离青岛又近,现在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沂南县只是中国众多内陆县市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曾经落后的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人们更愿意选择就近就业,告别候鸟式的外出务工生活,再加上农村人口绝对数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一些经济发达城市面临用工荒恐怕将成为一种常态。

“用工荒”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今年变得尤其突出,我们宁愿从更为积极的意义上去看待,往大的方面说,或许作为中国制造的大国已经开始了集体转型,摆脱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支撑整个经济的发展,往小的方面说,过去的富士康事件、最近的中毒事件都在为现代企业提出了新的课题,怎样留住人,怎样让外来务工者在城市里生活的更有尊严,更有保障,也许吸引他们的早已不是物质那么简单了。

多年前,拼命从农村走向城市,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城市涌动的民工潮将逐渐成为历史,而企业的用工量却丝毫没有下降的趋势。据统计,青岛市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岗位需求占总量的85%,要破解用工荒,转变经济结构,用技术替代劳动力,已不可逆转地摆在决策者面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