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7月19日讯 农业品牌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围绕打造中国知名农产品品牌城市的目标定位,我市汇聚品牌力量,做强“青岛农品”,通过建立培育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营销体系,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随着蓝莓采摘季的结束,西海岸新区紫斐农业的生产车间便忙碌起来,这里生产的蓝莓果汁,在多个线上平台占据蓝莓品类销量首位,今年企业又新上了一条生产线,蓝莓果汁年产量可达5000吨。
近年来,西海岸新区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拓展产业规模、推动技术革新,持续放大“黄岛蓝莓”品牌效应,先后引进20家蓝莓生产龙头企业,带动成立60余家蓝莓专业合作社,新区蓝莓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值超40亿元。从1999年第一株蓝莓在宝山镇试种扎根,到2018年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再到2022年入围首批“好品山东”品牌名单,“黄岛蓝莓”蓬勃生长25年,成为新区打造十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蓝莓产业的长足发展,是我市聚力打造“青岛农品”区域公用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岛农品”屡创佳绩:区域公用品牌完成商标注册和版权保护,品牌价值达613.68亿元,品牌影响力连续五年名列全国“十强”,农产品出口额稳居全国城市首位。与此同时,“互联网+营销”、“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营销体系,为特色农产品快速打通了线上销售渠道。
做强“青岛农品”,也离不开深挖品牌价值,各区市通过深化农、文、旅融合,实现一、二、三产业发展优势叠加。平度市依托大泽山葡萄的知名度,打造了一系列文旅产品,预计可带动当地每年增收200万元,村民增收400万元。
按照《青岛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规划》,我市布局打造蓝莓、茶叶、胡萝卜等15条十亿级产业链,粮油、奶业等8条百亿级产业链,畜牧和农副食品加工2条千亿级产业链。在此基础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等重要农业展会相继引进,为“青岛农品”搭建起高层级的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