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说回来,活着本来就不容易,这个世界上意外太多了,不管是纯天然的,还是人为的,总有一些事情超出你的想象。上个星期,哈尔滨发生了一起五四两伤的交通事故。大家知道吗,东北下雪以后那路面不是吹的,即便有人工铲雪,马路也经常像镜子面儿一样。这种情况你再喝点儿酒,那不是出来开车,那就是出来杀人的。来看今天的热点关注。
12月22号凌晨4点多,在哈尔滨市二环桥桥面上,发生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一辆黑色尼桑轿车将正在桥面作业的7名环卫工人撞倒,造成4名环卫工人当场死亡、1人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人受伤。死伤者都是环卫工人,而肇事的驾驶员李某,是醉驾,目前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关于醉驾,我们真的说得够多了,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不要侥幸,一出事儿就是大事儿。可不到自己摊上事儿,好像说都不真正往心里去。不仅偷偷摸摸地以身试法,还挖空心思地在逃避检查上下功夫,“摸清”查酒驾的大致时间啊、路段啊。比如说哈尔滨的这事儿,凌晨4点多,正常来讲不应该有人查了吧?没人查是没人查,事儿等着呢。
【正文】
这次惨剧也让我们揪心另一个问题:环卫工的安全。大家可能不了解,凌晨4到6点钟,正是环卫工工作的繁忙期。夏天天长还好说,有点儿亮光看得清楚点儿,路面也没有那么滑,到了冬天,天亮得晚,你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都未必看得清楚,更何况是雪地、酒驾?所以4点到6点这两个小时,经常被称为“黎明前的黑暗”、“致命两小时”。但即便大家都知道致命,安全保障也一直非常有限,大部分是靠自我保护。比如穿得颜色鲜艳点儿,穿那种夜晚能反光的工作服,尽量不在车流量大、驾驶员存在视觉死角的路段停留时间过长,尽量不在清扫车道时逆行清理等。但是大家看,出事儿的时间段并不是车流量大的高峰期,而恰恰是人少、车少,彼此都放松警惕的大清早,你让人怎么防范?
【正文】
这次哈尔滨事故发生的时候,环卫工作业操作已经很规范了,需要穿的衣服、戴的设备都有,而且环卫车也打着双闪和车顶警示灯跟在后面,可以说,能做的安全措施都做了,可事故仍然发生了。深深的无力感有没有,这不是某些方面工作不到位、失责造成的,就是一次偶然的、因为喝多了,造成的惨剧,防都防不住。在网上搜索“环卫工醉驾”,出来的图片来自全国各地,张张触目惊心。我们能怎么办?只能反复呼吁,不要酒后驾驶,不要酒后驾驶……磨破嘴皮子,也防不住那些酒精上头、不把安全当回事儿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清楚,这个城市的生存发展,离不开默默付出的人去干那些脏活儿累活儿。可是这么一批人,天天在马路上忙活,他们的生命安全,就只能听天由命,随缘看命吗?
【正文】
以前有人说,环卫工应该“不为一张纸、一片漂浮物上快车道捡拾”,也就是说,适度允许我们的城市脏一点儿,染点儿尘也不要紧,至少为环卫工换来一个更安全的工作环境。这种提议显然更人性化,但现实中我们经常在新闻里看到什么呢?环卫工因为地面不够干净被罚款,因为扔垃圾和路人起争执、被打得头破血流,甚至还有人故意扔垃圾,恶意投诉换取奖金,等等等等。我们对环卫工的要求,可能不至于苛刻,却一定是严格的,这也导致了环卫工哪怕意识到工作有危险,也不得不以身犯险。大家坐在办公室里,很难想象谁会因为工作、突然说没就没了吧?早上我看到澎湃新闻去采访受伤的环卫工,他们说活是活下来了,但一直做噩梦,一提到“车”就害怕。看着让人心里堵得慌啊,煽情的话我也说不出来,就想恳请所有心存侥幸的司机们,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能不能别让环卫工消失在凌晨四点钟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