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条古朴的步行道,一条前海风景走廊,也是一条看海,听海,亲海的路。【正文】山海关路段,是步行道的华彩乐章之一。雨中的木栈道,空气是清新的,人的心情也是湿润的。山形、海势、植被、人情,各种元素糅合在一起,将天人合一的生动气韵,演绎得淋漓尽致。步行道的木板之间留有缝隙,出自设计者的匠心,它既能满足季节变化引起的木板自身的热胀冷缩,还考虑到了海滨潮湿气候和天文大潮的影响。如果换一个角度看步行道,这些虚实相间的木版,跟竖琴还真有着几分相似之处。没有对细节的精雕细琢,就没有整体的艺术效果。太平角一路上的步行道节点,是一处行人走累了小憩一番的公园。各类植物花卉,布置了一个绿色葱茏的世界。小桥流水,月上亭榭,入夜时分,造型独特的草坪灯、节能灯、路灯,渐次闪亮,而木栏上的灯线,则勾勒出了步行道蜿蜒的曲线。[青岛园林规划设计院副院长王有兰:包括一些休闲的节点因为步行道40.6公里长如果没有适当的休闲节点的话游人走起来也是比较乏味的走到一定的程度他也比较疲劳这就需要给他找一个休憩点包括一些观景点那么今天咱站的位置就是一个小的观景点]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光线,步行道呈现着别样的风景。用宁静的蔚蓝与热烈的金黄,来形容正午时分的步行道太平角海岬,再恰当不过了。整洁与空旷,让人联想到了地中海的异域情调。清晨的第三海水浴场步行道旁,我们偶遇一位老人,在笃定自如地练功。老人名叫李纪芳,曾是一名军人,老人说,自从步行道建成之后,练完了功,他常会沿着步行道一路向东,漫步到燕儿岛步行道附近。市民李纪芳:我每天早晨一不来就感到少了很多东西现在这个地方负离子特别多每天早晨到这个地方来吐故纳新吸收新鲜空气对我们老年人安度晚年生活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这是给青岛人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海风习习,海雾阵阵,步行道上,真有点万人空巷,倾城而出的阵势。2003年6月22日,奥林匹克纪念日,也是非典过后青岛市的第一次群众文体活动,创意并决策步行道建设的青岛市领导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了“步行道万人健身健行”。每个人的脚步都是轻快的,生活的美好,日子的舒心,写在了每个人的笑脸上。一条步行道,不仅拉近了人与大海的距离,心与心也更贴近了,那是生活在青岛这座城市里,人们对自豪和幸福的共同感受。步行道穿过浮山湾畔。东部新区五四广场、音乐广场的设计,就出自这位天津大学毕业的设计师赵广俊之手。因为是青岛人,因为对故乡的热爱与专业上的思考,他设计的作品一经问世,就获得了市民和设计界的广泛赞誉。[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设计师赵广俊: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就紧紧地抓住了这个特点达到了建筑音乐大海的统一都是利用曲线自由式的布局然后设置了一些音乐家的雕像包括音乐的旋律是人们完全沉醉在海音乐建筑园林的美学当中]二十米高度、覆盖500平方米面积的膜结构构筑物,既是软雕塑,又是室外覆盖物,它是音乐广场的中心焦点,象征着满风之帆,挺拔而富有动感。观海廊为弧形排列的膜结构构筑物,与主雕塑相映成趣,形成了“观景”与“景观”的双重效果。与音乐广场相邻的五四广场,是青岛新百年的象征。其中心广场主体雕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与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缘由青岛的“五四运动”,张扬升腾的民族个性和东部新城的壮丽。五四广场分海上喷泉、滨海广场、中心广场、绿荫广场几大组团,它是步行道途经此处的高潮部分,作为东部城区最大的公共空间,五四广场是庄重和典雅,更是狂欢和激情。沿海岸线一路前行,未来的步行道工程,将贯穿石老人国家旅游名胜区至东海路段。东海路,拥有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10处雕塑园区,构成的雕塑艺术长廊。而8号园区的青岛雕塑馆,堪称这一景观的重要部分,如果说其他路段的雕塑作品,更接近于通俗艺术的话,那么,此处不同流派和迥异风格的雕塑作品,则体现了一种前卫和探索精神。青岛人乐于接受并欣赏它们,青岛人自有海纳百川的见识和胸怀。步行道上看落日,最好是栈桥路段。步行道上看日出,最好是石老人海水浴场。10月16日4时45分左右4时50分左右4时55分左右5时左右5时5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