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的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名扬九州。崂山,自古以来就有“海上名山第一”、“神宅仙窟”之称,被人们称为“洞天福地”,吸引着道家、名人前来建庙修行,出家入道。早在秦、汉之前,便有信奉道家理论、法术的方士在山中活动。因此,崂山被人们誉为全国四大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和“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据《太清宫志》载:崂山道教的鼎盛时期,山上山下的道家庙宇达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从全国各地到崂山入道和挂丹修行的道士达1000多人,在两千多年的道教活动中,先后来崂山常住的历史名道就有100余人。他们不仅对崂山道教的创建、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也留下了数以千计的轶事和故事,至今仍在山里人和道士中流传着。时光荏苒,时代在发展、在变化。两千年后的今天,在离我们咫尺之遥的崂山太清宫常住道士就有80多人,是目前中国居住道士最多的道观。他们离我们很近,似乎又离我们很远。在社会急剧变型的今天,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崂山道士,他们是怎样的一种生活?他们与过去的道士有什么两样?与现代人又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一份宗教情愫?